咨询请添加 QQ: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川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德国古典哲学
· B. 柏拉图的理念论
· C.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 D. 自然科学
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 共产党的出现
·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 D. 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C.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D. 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 物质性
· B. 运动性
· C. 实践性
· D. 客观性
5. 客观实在性是()
· A. 物质的唯一特性
· B. 运动的唯一特性
· C. 存在的唯一特性
· D. 意识的唯一特性
6.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 C. 二元论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7.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A. 客观性
· B. 无限性
· C. 方向性
· D. 一维性
8. 空间是指()
· A.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 B. 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 C.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 D.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9. 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B. 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意识
· C. 一切物质都有意识
· D. 意识是人脑生理活动的产物
10.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 D.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
· B.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 D.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12. 一个人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他看问题的方法是()
· A. 唯物主义的
· B. 唯心主义的
· C. 辩证法的
· D. 形而上学的
13.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14.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 同一性
· B. 普遍性
· C. 绝对性
· D. 客观性
15. 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 C.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16.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 C.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7.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 B. 确定事物的质
· C. 认识事物的量
· D. 把握事物的度
18.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 B. 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 C. 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A. 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 B.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C. 先验论
· D. 不可知论
20.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1. 实践的主体是()
· A. 绝对精神
·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C. 人
· D. 人的意识
2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
· A. 观念本身
· B.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 C.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D. 自然界的存在物
2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4.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 A. 农民插秧种稻
· B. 医生诊病开药
· C.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 D. 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25.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6. 真理的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 只能有一种认识
· B. 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 C. 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 D. 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27.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 A.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 B. 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2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
· B. 客观性
· C. 不变性
· D. 终极性
29. 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
· A.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 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 C. 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 D.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3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1.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
· A.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 B.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 C.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 D. 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
3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种()
· A.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 B. 宿命论的历史观
· C. 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 D. 循环论的历史观
33. 社会存在是指()
·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34. 社会意识是指()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 C.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 D. 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35.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 B.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C.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 D.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36. 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
· A. 它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B. 它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 C. 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 D. 它不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37.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
· A. 地理环境
· B. 人口因素
· C. 生产方式
· D. 实践活动
38.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 科学技术
· B. 劳动对象
· C. 劳动者
· D. 管理方式
39.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 生产管理
· B. 劳动对象
· C. 劳动资料
· D. 劳动者
40. “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说明()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C.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 D.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41.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43.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 C. 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44.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 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45. 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 A.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 B.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 C. 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
·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46. 国家政权属于()
· A. 社会的上层建筑
· B. 社会的经济基础
·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D. 剥削阶级意志的表现
47.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48.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 A. 根本动力
· B. 直接动力
· C. 最终动力
· D. 唯一动力
49.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 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50. 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划分依据是()
· A. 推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 B. 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 C. 作用大还是作用小
· D. 有作用还是没作用
51.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52.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 纯粹是必然的
· B. 纯粹是偶然的
·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53.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 A. 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 B. 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 C. 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 D.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54.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55.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 A. 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B. 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 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D.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的矛盾
5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 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58.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 A. 获取商品
· B. 获取剩余价值
· C. 获取价值
· D. 获取使用价值
59.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 A.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 B. 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C. 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 D. 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60.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 C. 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 D. 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61.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 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6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 A. 剩余价值
· B. 资本积累
· C. 资本集中
· 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63.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A. 科学技术的创新
· B.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 C. 自动化的机器设备
· D. 生产技术的垄断
64.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
· A.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 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 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 D.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
65.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 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 D. 人民当家作主
6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 B. 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C.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D. 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6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生产不足
· B. 生产过剩
· C. 生产相对过剩
· D. 生产绝对过剩
68.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变化
·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69. 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是()
· A.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D.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7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 B. 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71.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 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7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 B.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73.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国或数国胜利”学说的提出者是()
· A. 马克思
· B. 恩格斯
· C. 列宁
· D. 毛泽东
74.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75.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A. 消灭资产阶级
· B. 取得国家政权
· 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D.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76. 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 A.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 B.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7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 B.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 C.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 D. 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78. 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
·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79.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 B.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D.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标准
80. 一个人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他看问题的方法是( )
· A. 唯心主义的
· B. 唯物主义的
· C. 辩证法的
· D. 形而上学的
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理解是( )
·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 B. 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实物
· C.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 物质就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物
82. 意识的本质是( )
· A.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 B. 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 C.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D.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8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 A. 人脑的进化
· B. 动物心理的形成
· C. 语言的产生
· D. 劳动
84.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85. 毛泽东“坐地口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 B.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 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86.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B.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C.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具有历史必然性
·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7.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8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 对立统一规律
· B. 量变质变规律
·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89. 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
· A. 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 B.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 C. 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 D. 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90.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 B. 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 C. 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91.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A.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 B.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 A.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B. 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
· C. 先验论
· D. 唯心论
9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 A. 实践的观点
· B. 联系的观点
· C. 发展的观点
· D. 过程的观点
9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95. 认识运动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 A.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B.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C. 真理向价值的飞跃
· D. 谬误向真理的飞跃
96.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 A. 直接性和形象性
· B. 间接性和抽象性
· C. 客观性和实在性
· D. 具体性和历史性
97.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 B. 警察在街上巡逻
· C. 农民在田里插秧
· 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98.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
· A. 承认绝时真理和相对真理
· B.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9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 C. 诡辩论的观点
·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00.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101.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C.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 D.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102.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 C.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03.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
· A.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 B. 宿命论的历史观
· C. 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 D. 循环论的历史观
104.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 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 B. 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 C.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 D. 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105.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 B.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C.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 D.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106.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 A.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07.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 地理环境的优劣
·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 C. 社会风气的好坏
·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8.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 A. 社会改革
· B. 社会革命
· C. 科学技术
· D. 社会基本矛盾
109.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
· A.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 B. 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10. 社会形态是(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 C.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111.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 A. 思想范畴
· B. 经济范畴
· C. 政治范畴
· D. 文化范畴
1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13.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 )
· A. 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 B. 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 C. 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 D. 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14. 生产关系的基础和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 )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B.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C. 产品分配形式
· D. 生产工具
115.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 A. 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16.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选项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17.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 A.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 B.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 C. 客观的物质世界
· D.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118.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 )
· A. 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
· B. 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
· C. 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
· D. 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119. 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划分依据是其在历史中( )
· A. 起推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 B. 有作用还是没作用
· C. 作用大还是作用小
· D. 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120.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 A. 纯粹是必然的
· B. 纯粹是偶然的
·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21.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D.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12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
· A.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C.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D. 剩余劳动时间决定
123.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
· A.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 C.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D. 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24.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
· A. 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
· B. 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
· C. 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 D. 前者转移价值慢,后者转移价值快
12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C.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D.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26. 某工厂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
· A. 150%,100%
· B. 150%,300%
· C. 100%,200%
· D. 150%,200%
127.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 A. 政治职能
· B. 经济职能
· C. 社会职能
· D. 对外交往职能
128.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 )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选项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变化
·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29.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B.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 C. 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D.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30.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
· A. 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 B. 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 C.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 D.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13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 A. 革命性和斗争性
· B. 先进性和革命性
· C. 阶级性和先进性
· D. 先进性和科学性
132.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 “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
· 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33.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B. 空想社会主义
·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 D. 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134.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
·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35. 人类解放就是( )
· A. 实现绝对自由
· B. 摆脱规律性的支配
· C. 不受任何束缚
· D. 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