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累进税率在性质上具有( * ),侧重于( * ),一般适用于( * )。青书学堂 学习通 学起 柠檬文才学堂 作业答案
A.累进性、公平、所得税
B.累进性、公平、流转税
C.累进性、效率、所得税
D.累退性、效率、流转税
2.国债的( * )效应是指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并通过支出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或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
A.资产效应
B.需求效应
C.供给效应
D.补偿效应
3.政府投资应该侧重于( * )
A..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
B.投资期限短的项目
C.外部效应较大的项目
D.见效快的项目
4.( * )是指债务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或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A.国债的负担率
B.债务依存度
C.偿债率
D.负债率
5.下列属于财政投入“三农”措施的是( * )。
A.义务教育
B.种粮农民“三补贴”
C.“五保户”救济
D.农民工创业基金
6.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 )。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7.社会保障支出应由( * )集中安排。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家庭
8.按税收的计税依据的形态分类,税收可分为( * )。
A.从量税与从价税
B.中央税与地方税
C.实物税与货币税
D.价内税与价外税
9.20世纪70年代,萨里提出税收支出概念的目的是( * )。
A.提出税收优惠理论
B.将财政理论税收化
C.将税收理论财政化
D.将税收支出纳入国家预算
10.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与社会效益
D.企业效益
11.收费具有的性质是( * )。
A.强制性
B.整体有偿性
C.规范性
D.自愿性
12.纳税主体是指( * )。
A.纳税人
B.国家
C.征税商品
D.负税人
13.国家收费遵循原则,国家收税遵循原则。
A.有偿、无偿
B.无偿、有偿
C.有偿、有偿
D.无偿、无偿
14.财政的消费支出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A.国防支出
B.公共教育支出
C..公共保健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15.( * )为刺激供给的减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A.供给曲线
B.需求曲线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16.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 )。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17.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准进行的分类( * )。
A.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B.税收管理体制
C.课税标准
D.课税对象的性质
18.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再分配
D.财政收入在分配
19.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 )
A.东部沿海
B.中部省份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20.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21.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 * )。
A.负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纳税义务人
D.税务机关
22.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 )。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税基
23.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是( * )。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财政拨款
24.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 * )执行的。
A.财政支出
B.财政收入
C.财政分配
D.国家补偿
25.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26.西方各国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 * )。
A.社会保险费
B..社会保险税
C.增值税
D.财政拨款
27.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因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收入分配政策
B.税制模式
C.经济体制模式
D.经济发展水平
28.发行国债使得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造成部分民进经济效率损失的现象被看作是发行国债带来的( * )
A.税收负担
B.代际负担
C.挤出性负担
D.外债负担
29.关于中长期国债,论述错误的有()
A.长期国债期限可达10年
B.中期国债期限可达10-30年
C.不定期国债的持有人可以按期获得利息
30.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
A.增加长期债券
B.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金融资产
C.紧缩资本市场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国债市场按照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以分为()
A.国债发行市场
B.国债流通市场
C.国债期货市场
D.国债回购市场
32.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有( * )。
A.纯所得额
B.商品流转额
C.个人全部所得
D.财产净值
33.财产税征税对象是财产,可以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两类。动产是指人们具有的不动产以外的全部财产,又可以分为有形动产和无形动产。有形动产主要包括( * )。
A.营业设备、船舶、原材料、库存商品
B.地产与房产
C.耐用消费品、家具、首饰等
D.股票、债券、银行存款
34.政府投资的间接调控作用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 * )。
A.投资条件
B.投资方向
C.投资规模
D.投资结构
35.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36.商业保险市场的特点是( * )。
A.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B.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C.可以抵御系统性风险
D.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37.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主要范围包括( * )。
A.基础设施
B.基础产业
C.企业生产
D.“三农”
38.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 )。
A.规定起征点和免税额
B.减免
C.附加
D.加成
39.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4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在市场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在税制设计中应以校正性原则为主。( * )
42.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
43.因为国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所以它的生产和提供过程都不可能有市场和企业介入。( * )
44.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 )
45.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 )
46.社会保险的受益与支付是一种完全对应的关系。( * )
47.市场缺陷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48.当一种产品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消费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来生产。 ( * )
49.直接税易转嫁而间接税不易转嫁。
50.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