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联系 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东师《地理教学论》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属于地理课程内容取向的是()。
A.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教材
B.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经验
C.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活动
D.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过程
2.描述地理景观、地理事物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地理现象变化过程——属于哪种地理科学的基本过程()
A.地理分类
B.地理交流
C.地理观察
D.地理推断
3.火山爆发属于()知识
A.地理名称
B.地理过程
C.地理景观
D.地理数据
4.不属于探究学习缺陷的是()。
A.探究过程长
B.探究活动的计划性差
C.对教师要求高
D.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5.学校为了按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班,所进行的考试属于()
A.配置性考试
B.水平考试
C.总结性考试
D.形成性考试
6.关于地理学科进行环境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作用阐述不正确的是()
A.可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B.使学生了解人是环境的塑造者,不是环境的产物
C.知道在个人行为上应当怎样遵守环境道德规范
D.有助于建立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的观念
7.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地理知识
B.地理基本技能
C.地理科学能力
D.地理经验
8.教师先呈现地中海沿岸、非洲南端、南美洲智力中部地区作为例证,要求学生分析地中海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及该气候分布在大陆的哪一个部位;再进一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可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这属于何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例规法
C.规例法
D.调查法
9.在学习黄土高原景观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现象不只是一种土壤的过量侵蚀,而是一种地形、土壤、生物、水文同步变化的结果,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同步变化过程中形成的——这培养的是学生的何种思维方式()
A.整体思维能力
B.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C.空间思维方式
D.形象思维
10.在教学中不适合采用游戏型课件进行讲解的内容是()。
A.地理成因
B.地理知识
C.地理过程
D.人地关系方面知识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下列属于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包含的层面的是()
A.参与
B.分析
C.思考
D.探究
12.比较性组织者适宜在以下哪种情境下运用()。
A.当学生面对新任务时,已有观念不够清晰或不够巩固
B.当学生面对新任务时,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辨别不清,理解上产生障碍
C.新的学习任务较为抽象、复杂
D.新的学习任务简单易懂
13.常用地理学习评价的方式有()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档案袋法
14.下列属于地理科学方法的是()
A.地理观察
B.地理实验
C.地理分析与综合
D.地理归纳与演绎
15.下列有关讲授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讲授法便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B.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结构
C.讲授法利于发展学生潜力
D.运用讲授法可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地理知识信息
16.下列方法中,哪些属于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所指的“方法”?
A.区域比较法
B.科学抽象
C.地理观察法
D.类比法
17.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
A.揭示空间有序性
B.揭示地理因果关系
C.地理名称知识教学
D.分析、归纳地理过程规律
18.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整合性原则主要包括()。
A.地理课程目标的整合
B.地理课程效果的整合
C.同类地理课程内容要素的整合
D.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间的整合
19.从探究的特点来看,中学地理探究课可以分为()。
A.理论探究类
B.科技创新类
C.考察探索类
D.推理预测类
20.诊断性评价的目的()
A.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B.总体把握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以观的程度和水平
C.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D.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两大特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功用
22.学习方式的差异是引发学生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3.转变地理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4.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出是对地理自学能力要求的深化,也是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理念的贯彻。
25.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包含参与、思考、运用、探究四个层面。
26.在生产中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在生活中勤俭、适度消费并采取合理的消费结构——这是资源发展观的典型事例。
27.按照信息传播过程信息流动的交互性可将地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和现代地理教学媒体。
28.接受式学习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
29.“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为切入点。
30.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比较区域的形成要素,分析区域间的相互关系,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区域比较法和区域综合分析法,也发展了他们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31.某偏远农村的中学地理教师可以将“宇宙中的地球”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学会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掌握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2.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应当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对“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如何实现人与地的协调”等形成正确的认识。
33.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34.适用性原则是地理略图的基本要求。
35.本次地理课程改革特别倡导的评价方式是观察法。
36.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7.问卷法可以反映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发展轨迹,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38.上游开荒或采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导致中下游河床淤积,洪水频发——这是资源辩证观的事例。
39.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
40.空间分布格局的概括能力:是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活动中以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为根据,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概括性空间结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