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下)期末考试
B卷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宋代诗人中,传世诗歌数量最多的是( )。
A.陆游 B.苏轼 C.黄庭坚 D.欧阳修
2.在宋代作家中,“醉翁”是指( )。
A.欧阳修 B.苏轼 C.黄庭坚 D.陆游
3.( )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A. 苏洵 B.曾巩 C. 王安石 D.辛弃疾
4.宋代“江西诗派”特别推崇唐代诗人( )。
A.李白 B.白居易 C.韩愈 D.杜甫
5.“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是( )的诗句。
A王安石 B. 苏轼 C.范仲淹 D.黄庭坚
6.宋代的“淮海居士”是指( )。
A.晏几道 B.秦观 C.柳永 D.姜夔
7.成语“柳暗花明”出自( )。
A.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B.王安石《泊船瓜洲》
C.陆游《游山西村》 D.林逋《山园小梅》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 )的诗句。
A. 苏轼 B. 范成大 C. 杨万里 D. 黄庭坚
9.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被称为( )。
A.散曲四大家 B.元曲四大家 C.戏曲四大家 D.悲剧四大家
10.( )大多采用一人主唱的形式。
A.元杂剧 B.南曲戏文 C.明清传奇 D.昆山腔
11.( )不属于“四大南戏”。
A. 《倩女离魂》 B.《白兔记》 C. 《荆钗记》 D.《杀狗记》
12.“南洪北孔”是( )的戏曲家。
A.元代前期 B.元代后期 C.明代 D.清代
13.“三言”的编者是( )。
A. 李渔 B.凌濛初 C.冯梦龙 D.施耐庵
14.《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 )。
A.陈最良 B.张珙 C.王十朋 D.柳梦梅
15.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 )。
A.笔记小说 B.章回小说 C.传奇小说 D.世情小说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 )是柳永的著名词句。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B.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以下出自苏轼《赤壁赋》的句子是( )。
A.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B.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C.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D.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江西诗派”的“三宗”是指( )。
A.杜甫 B.黄庭坚 C.陈师道 D.陈与义
4.以下词句中,出自辛弃疾之手的是( )。
A.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B.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南宋末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概括宋诗的特点是( )。
A.以文字为诗 B.以词为诗 C.以才学为诗 D.以议论为诗
6.( )名列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中。
A.陆游 B.杨万里 C.范成大 D.张孝祥
7.( )名列元代“四大南戏”之中。
A.《荆钗记》 B.《西厢记》 C.《拜月亭记》 D.《牡丹亭》
8. ( )是《桃花扇》中的人物形象。
A. 侯方域 B.李香君 C. 孔尚任 D.杨文骢
9.《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情节是( )。
A. 三顾茅庐 B.桃园结义 C. 草船借箭 D.白帝城托孤
10.《三国演义》中体现曹操“奸”的一面的情节有( )。
A.捉放曹 B.杀吕伯奢 C. 横槊赋诗 D.借头欺众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 西昆体诗歌的艺术特点是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雕润典丽、音调铿锵。( )
2. 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称为咏梅绝唱。( )
3. 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文赋”,代表了赋这一文体发展的新阶段。( )
4. 成语“胸有成竹”来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它最初是苏轼对文与可画竹经验的总结。( )
5. 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中的词学观点,强调诗词同源。( )
6. 明代张綖《诗馀图谱》认为秦观是婉约词的代表,而苏轼则是豪放词的代表;婉约派是词之正宗。( )
7.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运用了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通过描写田园之乐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情怀。( )
8. “说话”四家中,“说经”的影响最大。明代《西游记》的成书与其直接相关。( )
9.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都是关汉卿的杂剧作品。( )
10. 《琵琶记》采用双线结构,戏曲语言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例如,与赵五娘相关的这条线索,词藻华丽;与蔡伯喈相关的另外一条线索,语言本色。人物语言与人物身份、所处环境贴切吻合。( )
四、分析论述题(共35分)
1. 结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分析说明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20分)
2. 结合《红楼梦》的具体情节,分析说明薛宝钗的形象特点。(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