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2.(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合法化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分配理论
D.个性化理论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美国
B.英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4.社会控制一词由()社会学家罗斯首次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5.( )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
A.结构性教育问题
B.跨时空性教育问题
C.伴生性教育问题
D.失范性教育问题
6.社会学分支说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主张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强调()方法,以教育系统内部的社会学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
A.理论性研究
B.实证性研究
C.通用性研究
D.社会性研究
7.(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米德
D.埃里克森
8.( )从广义上讲,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A.教育问题
B.政治问题
C.经济问题
D.社会问题
9.(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10.(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12.(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合法化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分配理论
D.个性化理论
13.在各种互动分析模式中,()的师生互动分析最为有名,也最具有影响
A.费兰德斯
B.理德
C.爱而立
D.费儿南
14.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15.(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美国
B.英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16.(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17.(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18.(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19.(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0.衡量人口( )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
A.质量
B.文化素质
C.身体素质
D.心理素质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课堂教学的结构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类()
A.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
B.课堂中的角色结构
C.课堂中的制度结构
D.课堂中的认知结构
22.以时间为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
A.代际流动
B.代内流动
C.竞争性流动
D.赞助性流动
23.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A.整体性
B.综合性
C.现实性
D.实证性
24.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也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A.哲学方法论
B.学科方法论
C.具体方法论
D.教育方法论
25.失范行为成本包括()
A.行为性成本
B.物质性成本
C.心理惩处成本
D.循环性成本
26.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将教育功能分为()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整合功能与限制功能
D.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27.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主要是指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范式,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划分()
A.依据经验
B.依据方法
C.依据研究角度
D.依据理论或学派
28.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则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并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29.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
A.教育习俗
B.教育规章
C.教育法律
D.教育制度
30.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根据组织的功能目标将组织分为三类( )
A.生产组织
B.整合组织
C.政治组织
D.公益组织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当教育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变迁, 不能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最终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教育制度在功能上表现出混乱和失效,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教育制度功能失调。
32.教师角色社会化涉及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两类过程。从制度层面看,教师角色社会化主要可分为任职前的预期社会化和任职后的继续社会化。从个体层面看,教师角色社会化也就是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
3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的费里波夫、台湾的林清江等持这一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
34.班级的正式结构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特点,如学校一般的教育观念、评价学生的准则等等。 非正式结构主要取决于班级中共同相处的个人观念、 个人需求、个体行为等方面。
35.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方面的干预,随着其年限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36.经济结构与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
37.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38.动机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 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39.教育学分支说流行于20世纪初至60年代,主张教育为实践服务,强调规范性研究方法,以探讨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内容。
40.教师的教育者与受雇者角色之间的矛盾是最经常的角色冲突。
41.教育定义研究范式强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并以经验观察和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
42.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更接近自然科学的方法。
43.在教育社会学中,经常使用的学生的社会背景一般包含三类要素:家庭社会地位、父母亲职业和家庭社会文化水平。其中的关键变量是父母亲职业( )
44.学校作为生产组织是通过培养人力产品和学校成员所创造的知识产品,直接体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
45.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的一项经典研究指出,许多学生亚文化全面地拒斥成人的学术价值观,而且它对学生同伴的影响远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46.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一般由3~5人组成( )
47.对课程进行控制的个体主要是教师们( )
48.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五种方式: 一是课堂观察技术; 二是课堂语言分析;三是课堂谈话逻辑分析;四是学生期望;五是师生互动行为。
49.对学校组织变革的抵抗主要来自组织和个体两个层次,这两者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互作用。
50.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