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西交22春《环境质量评价》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时间:2023-01-14  作者:在线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次  

标签:
内容摘要: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 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B.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弃物量 C.容易量化,即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D.数据易得 2.按大气污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奥鹏作业答案,奥鹏成考作业代做联系优学网
 QQ: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西交22春《环境质量评价》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
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B.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弃物量
C.容易量化,即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D.数据易得
 
2.按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来源,可以将大气污染源分为( )。
A.点源和面源
B.固定源和流动源
C.连续源与瞬时源
D.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
 
3.下面关于生物影响评价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影响的方法必须是基于项目或行动的类型及与之相关联的影响方面的全面考虑
B.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的技术手段很多,包括将数据资料编排得当的报告,生物指数,数学和物理模型以及费用-效益分析法等,但应根据实际慎重选用
C.景观生态学方法不能用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D.在陈述生物环境影响时,重要之点是确认生物-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
 
4.高斯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
A.梯度输送理论
B.湍流统计理论
C.相似理论
D.相对论
 
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6.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7.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范围的是( )
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
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
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区
 
8.影响地面水环境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以划分为()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水体酸碱度
D.电源和面源
 
9.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B.物料衡算法
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计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10.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需要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按照项目的( )来计算。
A.最小负荷
B.工作负荷
C.平均负荷
D.最大负荷
 
11.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 )
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B.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弃物量
C.容易量化,即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D.数据易得
 
12.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 )。
A.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
B.二期
C.三期
D.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二期
 
13.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清算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其中正确的关系是( )。
A.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B.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C.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D.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14.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为中心,( )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
A.次主导风向
B.项目的东西向
C.主导风向
D.项目的南北向
 
15.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实测发、类比法和经验估算法
B.物料平衡法
C.实测发、物料平衡法和经验估算法
D.现场调查法和实测法
 
16.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A.风速、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D.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减低、烟气温度减低
 
17.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
A.风速、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D.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减低、烟气温度减低
 
18.下列定义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环境影响定义:生态系统受到外来作用时发生的影响和变化
B.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科学地分析与预估生态受到外来作用时所发生的响应与变化的趋势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的判别能否接受的过程
D.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现状影响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的判别能否接受的过程
 
19.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
A.大气
B.矿藏
C.野生动物
D.自然保护区
 
20.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过程中,关于调查时间的确定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当地水文资料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和月份
B.评价等级不同,对调查时期的要求有所不同
C.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苦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也应调查丰水期
D.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域或渔业用水时,不用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21.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止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并处 罚款。
A.限期治理
B.重新安装位
C.立即采取环保措施
D.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2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是指( )。
A.环境预测过程中的工作深度
B.环境现状分析过程中的工作深度
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工作专题的工作深度
D.评价过程中各单项工作专题的深度
 
23.旨在保留和提供环境的“本底”而划定的特殊环境区域是
A.森林公园
B.风景名胜区
C.自然保护区
D.自然遗迹地
 
24.生命周期评价主要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中的( )对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A.销售使用和报废后的处理和处置
B.生产工艺 产品包装和销售过程
C.原材料的采掘 产品的生产过程 产品的销售和报废后的处理和处置
D.原材料的堆放 运输和使用过程以及产品生产的过程
 
25.不属于生态保护目标识别的是( )。
A.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B.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C.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
D.具有保障社会安定团结意义的保护目标
 
26.1969年,( )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的国家。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27.拟建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 )。
A.[拟建项目]+[环境]一>{变化的环境}
B.[拟建项目]+[活动]一{变化的环境}
C.[拟建项目]+[环境]一>{活动>}
D.[拟建项目]+[要素]一>{变化的环境}
 
28.国家( )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A.鼓励
B.支持
C.保障
D.反对
 
29.相比较其他方法,资料复用法的特点是()
A.所得结果偏小,应用时应该修正
B.较为方便,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C.计算工作量比较大
D.能够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
 
30.大气环境影响监测时,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个。
A.1 5
B.1 0
C.6
D.4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 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 )
A.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
B.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C.排气筒出口处的风
D.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E.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
 
3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
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3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A.居住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文化区
D.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E.特定工业区
 
34.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 )
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
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
 
35.下列那些水域( )禁止新建排污口
A.GB3838中Ⅰ类水域
B.GB3838中Ⅱ类水域
C.GB3838中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
D.GB3097中一类海域
 
36.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III类主要适用于()
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B.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C.工业用水区
D.农业用水区
 
3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 )
A.保证率法
B.典型日法
C.换算法
D.联合频率法
E.点源叠加法
 
38.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 )
A.指标对比法
B.分值评定法
C.指标评价法
D.类比调查法
E.专业判断法
 
39.在污染源调查的准备阶段,要做到的基本准备有()
A.明确调查目的
B.制定调查计划
C.做好调查准备
D.搞好调查试点
 
40.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A.工程概况
B.施工规范
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E.替代方案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四个基本功能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选择功能。( )
 
42.环境质量评价就是指环境优劣程度( )
 
43.工程分析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 )
 
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目前建设项目要进行环评,而规划不要进行环评。( )
 
45.主导风向主要是指拟建工程项目所在地点多年统计结果中出现风频率最大的风向。( )
 
46.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
 
47.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是从噪声环境影响领域开始的。( )
 
48.环境是指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
 
49.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
 
50.风向就是风矢量箭头所指的方向。( )

出处:奥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作业答案辅导网
网址:youxue100f.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在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联系:QQ:306430233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本类排行

作业资料综合信息发布网站
联系QQ:3064302332 优学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优学网成考作业答案网为您服务!
QQ:3064302332

优学网100分作业答案
微信:wxxygzs
联系:QQ:3064302332 youxue100f.com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作业资料辅导平台_优学网滇ICP备2021005493号 成考作业答案联系优学网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2-2018 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奥鹏在线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文军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