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23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标准答案]

时间:2023-12-01  作者:在线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次  

标签: 形考作业 社会心理学
内容摘要:
国家开放大学23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标准答案]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 ) A.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B.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C.在

可做作业 考核 论文 联系联系优学网 QQ: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国家开放大学23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标准答案]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 )
A.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B.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C.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D.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
A.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B.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C.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D.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 )
A.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
B.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
C.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
D.以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证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 )
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B.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C.从注意经验描述到注意假设检验
D.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5.问卷的构成包括人口学记录、指导语、问题及其备选答案、结束语。
 
6.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调查法。
 
7.我国从先秦诸子起,历代哲学家、伦理学家都曾提出过许多宝贵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8.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个性是从它与群体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研究的。
 
9.模拟实验是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
 
10.问卷调查是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方法。
 
11.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中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得出结论。
 
12.一般观察与现场观察的最大区别是观察者混同在活动中的被试中间隐藏自己的身份。
 
13.档案研究法是研究者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14.调查研究往往局限于当前活生生的情境下,进行现场调查或现场观察,以收集第一手资料,是一种动态的研究。
 
15.档案研究多半是收集档案记载的历史材料,如文件、记录、电影、录像、录音、图片等现成的资料。
 
16.档案研究主要利用现存资料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性的研究。
 
17.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研究应采用档案研究法,收集该人的传记、自传、日记、信件、讲演等材料,以总结他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18.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19.撰写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题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建议,参考文献。
 
20.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21.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出发,研究个体群体社会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而揭示社会心理现象。
 
2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3.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4.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2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26.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27.( )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A.F.H.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28.实证分析阶段始于( )。
A.19世纪中叶
B.19世纪末
C.20世纪20年代
D.19世纪初
 
29.( )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非暗示性原则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
B.间接访谈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某人亲戚朋友的访谈,得到他的资料
C.如果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不再对其进行纠缠
D.访谈法研究气氛很轻松,研究者和被访者聊天就可以了
 
31.经验描述阶段,是从( )到20世纪初。
A.19世纪中叶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
 
32.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观察而获得新的行为的过程称为
A.观察学习
B.联想学习
C.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
 
33.社会行为是人对(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34.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 )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35.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个体水平、群体水平、大众水平。
 
36.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流行、流言、团体心理、社会交往等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2.行为规范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以及使用强制性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3.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4.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
 
5.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相互补充的,二者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
 
6.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7.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那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8.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过程。
 
9.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
 
10.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11.社会化是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
 
13.社会化具有贯穿终生、双向互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等特点。
 
14.自我肯定型是积极的统一类型,其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的矛盾斗争达到的统一。
 
15.自我肯定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和逐步改正不断完善的现实自我的统一。
 
16.自我矛盾型是自我再统一比较困难的类型,其特点是内心矛盾的强度大或延续时间比较长,新的自我久久不能建立。
 
17.自我矛盾型是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自我调节,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18.自我否定性是消极的统一类型,其特点是对现实的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心理上常处于一种消极防卫状态。
 
19.自我扩张型是一种消极的统一类型,且带有危害性,其特点是对现实自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是虚假的,典型的自我表现为白日梦,在自吹自擂虚幻之中度日。
 
20.自我扩张型,严重者可以导致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
 
21.社会化的类型分为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两种。
 
22.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23.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 )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理
 
24.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 )是易变性因素。
A.人格
B.智力
C.能力
D.情绪
 
25.早在公元前8年,古希腊哲学家( )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里
D.苏格拉底
 
26.( )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A.外控者
B.内控者
C.行动者
D.观察者
 
27.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B.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C.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D.成年期的社会化
 
28.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 )。
A.男性不容易从众
B.没有确定性的关系
C.女性更不容易从众
D.女性更容易从众
 
29.“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 )的爱。
A.占有式
B.好朋友式
C.浪漫式
D.迷恋式
 
30.( )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评价者
B.行动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
 
3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 )的过程。
A.心理健全的人
B.成年人
C.合格社会成员
D.社会人
 
32.在我们的经验和意识中,可察觉到( )、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A.生理的自我
B.行动的自我
C.外控的自我
D.内控的自我
 
33.自我的结构包括( )。
A.生理自我
B.理想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34.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B.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C.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D.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35.( )是行为规范社会化的两个基本方面。
A.法律规范社会化
B.道德规范社会化
C.交互性规范
D.伦理规范
 
36.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
A.行为规范社会化
B.社会角色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民族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有人为了争取成为先进工作者而努力工作,有人为了避免批评而完成工作指标,这种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2.外部动机不是因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行为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推动个体去行为的动力。
 
3.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 )模型。
A.P-O-X
B.TIRO
C.A-B-C
D.B=f(P,E)
 
4.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 )的关系。
A.负相关
B.很复杂
C.正相关
D.无关
 
5.刻板印象具有(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6.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总体印象
 
7.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 )。
A.动机
B.需要
C.注意
D.兴趣
 
8.( )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9.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 )功能。
A.自我防御
B.工具性
C.认知
D.价值表现
 
10.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
A.个体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
 
11.受(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2.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13.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B.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C.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D.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14.态度的特点包括( )。
A.对象性
B.内在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16.自尊需要包括( )两方面。
A.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满足感
B.是一种高级需要
C.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D.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群体规范的形成受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2.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包括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3.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4.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就是群体规范。
 
5.群体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
 
6.群体规范包括公约、守则、纪律等。
 
7.群体规范是直接制约个人行为的某个群体所特有的共同观念。
 
8.群体规范是作为链接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媒介因素之一。
 
9.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群体规范通过不断内化成为人们的心理尺度,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10.群体规范赋予个体行为和外界事物以一定的意义,使个体明白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11.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12.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为着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规范会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他按照群体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13.如果个体一旦偏离群体规范就会受到群体的惩罚,这种惩罚不仅有明文规定的措施,更有令人心理上难以忍受的是群体大多数成员对个人的疏远和孤立。
 
14.群体规范形成的压力对改变个体行为的作用,有时比权威命令还要大。
 
15.无所归属,无所依附的失落感是群体压力对偏离群体规范的个体施加的最直接、最强悍的威胁。
 
16.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所产生的压力,在一定限度内能使能促使整个群体为实现群体目标而明确责任分工和统一行动步调,群体规范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
 
17.自我否定型的自我意识发展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以保持现实自我。
 
18.自我萎缩型是一种带有危害的消极统一类型,其特点是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自卑心理非常严重,导致自我拒绝的心理。
 
19.自我萎缩型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抗,严重者可以导致精神分裂症或因绝望而轻生。
 
20.自我萎缩型特点是内心矛盾强度大或者是延续时间长,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自我调节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21.模仿、暗示等因素影响群体规范的形成。
 
22.群体规范包括制度法律,道德文化,语言风俗等。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4.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25.群体对个体有( )作用与社会堕化作用。
A.社会助长
B.目标整合
C.心理相容
D.暗示
 
26.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27.美国学者舒茨认为,( )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A.社会赞同的需要
B.对自尊的需要
C.人际需要
D.成就的需要
 
28.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
 
29.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 )。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
B.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
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整合原则
 
30.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 )。
A.不确定
B.不变
C.增加
D.减少
 
31.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奥斯古德
B.舒茨
C.摩根
D.费斯廷格
 
32.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 )的研究内容。
A.社会层面
B.个体层面
C.人际层面
D.群体层面
 
33.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多拉德
B.伯克威茨
C.罗伦茨
D.弗洛伊德
 
34.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 )。
A.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B.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C.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D.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35.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 )等典型形式。
A.流言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
D.单线式
 
36.从众的功能有( )。
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 综合测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再社会化。
 
2.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的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比较。
 
3.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机遇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4.简单暴露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和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
 
5.罗森塔尔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6.在社会力量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社会影响。
 
7.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8.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仿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9.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0.攻击行为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和身体状况,及其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11.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面信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向的评价,这种现象叫宽大效应。
 
12.角色扮演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景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13.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14.社会态度是个体对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5.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现象。
 
16.如果人们先前的决策是冒险的,群体决策更具冒险性。
 
17.如果先前决策是保守的,群体决策者更为谨慎。
 
18.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作出判断。
 
19.人们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就是刻板印象。
 
20.从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
 
21.从众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22.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23.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兴趣小组
B.同乡会
C.班级
D.同学会
 
24.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5.通过劳动来改变态度是?
A.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26.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种?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社会冲突
D.社会惰化
 
27.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A.费斯汀格
B.海德
C.谢里夫
D.凯尔曼
 
28.爱屋及乌是下面那种效应的典型例子
A.宽大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29.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的我、社会的我和什么?
A.理想的我
B.心理的我
C.实际的我
D.应该的我
 
30.根据攻击行为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什么?
A.人性化攻击
B.敌对性攻击
C.常态攻击
D.非常态攻击
 
31.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和什么?
A.相似比较
B.同类比较
C.差异比较
D.大小比较
 
32.什么是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A.归因
B.推论
C.计较
D.比较
 
33.下列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公安
B.法官
C.军人
D.警察
 
3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什么?
A.熟悉
B.接近
C.相似
D.互补
 
35.舒茨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分别是什么?
A.包容
B.控制
C.情感
D.冲突
 
36.舒尔曼提出态度改变要经历三个阶段是什么?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行为

出处:奥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作业答案辅导网
网址:youxue100f.com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在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联系:QQ:306430233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本类排行

作业资料综合信息发布网站
联系QQ:3064302332 优学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优学网成考作业答案网为您服务!
QQ:3064302332

优学网100分作业答案
微信:wxxygzs
联系:QQ:3064302332 youxue100f.com网为您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
作业资料辅导平台_优学网滇ICP备2021005493号 成考作业答案联系优学网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2-2018 奥鹏作业答案_优学网_专业的奥鹏在线离线作业答案辅导网 文军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