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 )。
A.质
B.狱
C.剂
D.讼
正确答案:
2.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
A.德主刑辅
B.明德慎罚
C.不用,戮于社
D.天判神罚
正确答案:
3.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B.《后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
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
正确答案:
4.清朝将罪犯发往边疆种地、当差,或给驻防官兵为奴的刑罚是( )。
A.流刑
B.充军
C.徒刑
D.发遣
正确答案:
5.以下哪一部法典把《汉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首次冠于律首,改变了过去具有总则性质的内容“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状况,使法典体例更为科学合理。( )
A.曹魏《新律》
B.晋《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正确答案:
6.最能体现中国封建社会法制的等差性和特权性的制度是( )。
A.赦宥制度
B.服制制度
C.“八议”制度
D.存留养亲制度
正确答案:
7.元代的中央司法机构设置与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下列哪一个机构没有设置?( )
A.刑部
B.大理寺
C.御史台
D.大宗正府
正确答案:
8.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铸刑鼎”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
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
正确答案:
9.儒家所提倡的“亲亲相隐”原则是在何时被国家立法正式承认的?
( )
A.秦代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正确答案:
10.唐、宋时代由中央政府主持的法律专业考试被称为( )。
A.律博士
B.明经科
C.明法科
D.司法资格考试
正确答案:
1.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多次法制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关于这些法制变革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
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C.隋朝废除了宫刑制度,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
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
正确答案:
2.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正确答案:
3.以下哪些表述正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 )
A.法自天启
B.圣王立法
C.刑起于兵
D.礼源于祭祀
正确答案:
4.关于明代的刑事特别法《大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诰》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编订,体现了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思想
B.从内容上看,《大诰》是案例的汇编,从效力上看,《大诰》是律外之法
C.明朝初年,百姓若收藏有《大诰》,犯非死罪可以减等处罚
D.有明一代,律、诰并重,《大诰》成为《大明律》之外的行之始终的基本法典
正确答案:
5.《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罚有( )。
A.流刑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罚金刑
正确答案:
6.明朝的( )合称三法司。
A.刑部
B.大理寺
C.御史台
D.都察院
正确答案:
7.西周时期,丈夫把妻子赶出家门的七种理由即“七出”,包括( )。
A.恶疾
B.盗窃
C.无子
D.口舌
正确答案:
8.唐律中“不孝罪”,具体包括了哪些情形?( )
A.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
B.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阙
C.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
D.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正确答案:
9.唐律中规定的赃罪有( )。
A.受财枉法
B.受所监临
C.强盗
D.窃盗
正确答案:
10.关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
B.《永徽律疏》首次确立了“十恶”即“重罪十条”制度
C.《永徽律疏》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而且尽可能以儒家经典为根据
D.《永徽律疏》是对《贞观律》的解释,在中国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贞观律》